这才是真实的“坑杀”,比活埋残忍百倍,画面过激,慎入!

2024-11-15 15:46:15 admin

  古代战争中处置敌军的坑杀方法数不胜数,尤其在处理敌军尸体这方面,比活倍画可谓是埋残面过震人心魄。翻阅古籍,忍百入我们会发现有个屡见不鲜的激慎词语叫“坑杀”,那么,坑杀“坑杀”这个词究竟是比活倍画什么意思呢?是否如我们望文生义所理解的字面意思“挖坑活埋”呢?

  根据《史记》中记载:“坑杀”一词记作“阬杀”,当时的埋残面过“坑”字并未出现,“阬”字的忍百入释义也并未是“挖坑”,该字,激慎在古代典籍中解释为:“阬,坑杀门也。比活倍画”史家一般将坑杀这个词用作谴责,埋残面过指屠杀无辜,忍百入如大规模杀俘和杀平民。激慎

  根据这个解释我们可以发现“阬”最初是指门楼,而并非挖坑,所以,“阬杀”也并不是人们普通理解的“挖坑活埋”的意思。可就只是单单仅凭“阬”字的释义,我们还是不能理解“阬杀”究竟什么意思的。

  其实,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阬杀”的例子。我们可以选取几个,借助它们来试着理解“阬杀”一词。

  在讲到阬杀,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人物就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公孙起,战国时代的军事家,曾为秦若昭王在六国的战场上征战。也许大家对公孙起大家不太了解,但是,若说出此人又名白起,大家就该明了了吧!

  在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中,秦国以残暴出了名的猛将白起,就曾经阬杀敌国已经投降450000名士兵。这实在是残暴至极,数量之多,让人为之战栗,难怪至今民间有流传吃“白起肉”的说法呢。虽然,百姓很是害怕白起,但是,在中国历史上,不得不说,白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倘若没有白起,秦国想要统一天下恐怕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秦朝之后,到了汉朝。在汉朝的史书——《汉书》的记载中,王莽在篡取汉朝权力的谋反后,就曾经下诏书要求处理了那些对他持反对意见的臣子,如:刘信、翟义、赵明、霍鸿等人,全部以“阬杀”的方式灭其九族。

  并且,在这封诏书中,记载着,王莽想要的处置反对派的方式,他要求把这些人处死后,将尸体用厚土掩盖,共计修筑成为底面积为六丈,高度达到六尺的“京观”。然后,再在土堆上面再插上六尺的旗杆,旗帜上写着“反虏逆贼鲸鲵”字样,以此来震慑其他想要反他的人。

QQ截图20171229170836.jpg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其实,“阬”就是“京观”的意思。那么,京观又是什么意思呢?

  古籍解释京观一词时我们可以知道:京是高丘的含义,观就是城阙的意思。综合看来,京观就是高大的门楼。这一说法在明朝时期文学家张岱的篇章中得到了验证。张岱在自己《夜航船》的篇目中记载有:古代的人杀死贼人之后,往往用黄土覆盖尸体堆成高大得像门楼一样的建筑物。

  而这一做法,在古代的战场上早就存在,至于具体的做法,想想都是相当有震慑力的了。将敌方的尸体堆积成小山模样,再用黄土覆盖,尸体越多,京观也就堆砌的越高。想当年,白起将好几十万的赵国士兵杀掉筑成高高的尸堆,那样的京观是何等令人恐惧啊。别国的人一旦看到这高高的尸体筑成的门楼,恐怕就腿软到不敢与秦国战斗了。

  关于筑京观,历史上的记载很多,《旧唐书》《东夷列传》上记载:“贞观二年,破突厥颉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五年,帝诏广州司马长孙师临瘗隋士战胔,毁高丽所立京观。”

  阬杀筑京观作为威慑敌军的一种方法,在古代十分流行。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了楚庄王,楚国就有臣子给楚庄王建议将晋国的士兵杀掉筑成了京观,以达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历史有时是惊人的相似,在秦国白起阬杀赵国后,再次改朝换代时,秦国投降的士兵又被项羽如法炮制地阬杀。

  比如,《后汉书·袁绍传》记载200年曹操与袁绍军在官渡决战,曹操险胜,将一支被迫投降的袁军部队“尽坑之”。《晋书·载记》所记载的十六国大乱时期,有关“坑”的记载不胜枚举,如310年石勒攻晋冠军将军梁巨于武德,“坑降卒万余”。317年前赵刘聪镇压平阳贵族,“坑士众万五千余人,平阳街巷为之空”... ...

  由此可见,阬杀在当时已是十分普遍,战场上尸堆高筑是对虎视眈眈的敌国最好的震慑,是昭告天下自己兵强马壮最好的证明。

  大家应该还记得秦始皇焚书坑儒吧,经过上述内容,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当年被秦始皇处置的四百六十个“儒”就是被阬杀了呢?

  阬杀这种方法一直持续到明朝。

  在永乐年间,大明的将领在出征讨伐安南胜利之后,把敌人杀掉筑成京观;在明朝嘉靖时期,倭寇竟敢大胆入侵中国,被明军打得落花流水,后来,他们还把倭寇的尸骨也筑成了京观,以此,震慑倭寇不敢再犯。

  历史的风尘匆匆将这些战事掩盖,时至今日,那些京观我们已经不再得见,但是,它们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深深地写在了那个时代里。当今的中国,不像当初般烽烟四起,生于此时的我们更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尽力去避免那曾经血腥的一切再次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2

  • 浏览

    6213

  • 获赞

    8337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