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寒冷丢进灶膛里煮成蒸汽,将黑夜倒进锅里熬成黎明” 鄂州“油条大叔”的“揉”情感动万千网友

2024-11-15 16:39:03 admin

《我的将寒进灶将黑进锅人间烟火》

早餐店主王连生在做早点 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德龙

53岁的王连生说,他是冷丢里熬一百年才出一个的怪人,天性胆小、膛里条不爱说话、煮成蒸汽州油不合群,夜倒由此带来的成黎,便是明鄂孤独。

他是揉情个乐观的浪漫主义者。开了十多年早餐店,感动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千网友生活:将寒冷丢进灶膛里煮成蒸汽,将黑夜倒进锅里熬成黎明。将寒进灶将黑进锅

王连生的冷丢里熬早餐店开在鄂州的一条老街上,早餐店卖馍、膛里条油条、煮成蒸汽州油豆腐脑等。夜倒2023年底,他的散文在网络出圈。他最早接触网络是在2018年,5年时间写了30多万字。由于他的散文深受粉丝喜爱,粉丝也与日俱增。面对粉丝们难以抵挡的热情,他也敞开心扉,开始了一场浪漫温馨的网络之旅。

对抗孤独而选择阅读

写作的原点是阅读,王连生阅读经历从儿时开始。他是地道的鄂州人,出生在农村,十几年前做起早餐生意。

王连生说,孤独,贯穿了他一生。由此,便有了两个爱好,一是读书,二是写字。对阅读的热爱,起源于一本《波斯短篇故事集》。彼时王连生10岁,一次和父亲经过当地供销社,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父亲问想吃什么时,他选择了这本故事书。

记忆中,这本书故事情节简单而雷同,但王连生找到了阅读乐趣,看了很多遍。后来倘若家里没有新书,旧书、旧报纸也是不错的选择,实在读无可读了,报纸中缝的广告、说明书都能救急。

阅读似乎成了生理需要,王连生将读书比作吃菜,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倘若只有一盘菜,菜吃完了,盘子也得舔干净。

王连生18岁时,父亲去世。王连生离开高中学校,回到村里。他会经常骑着自行车,从乡下到八十里外的城里。进了城,第一件事,便是绕道去新华书店。后来,他在图书馆办了借书证。

回忆起读书的时光,王连生记得,好几次在图书馆里待到天黑,才想起回家。出了城路左边是九十里长港,路右边是茫茫田野。终于有一次,他连人带车摔进了大坑。

有时也会坐客车进城,照例会进图书馆看书到天黑。错过了班车,王连生便步行回家,八十里地,走回家腿都瘫软了,可一看到手里的书,心中便升起力量。

阅读无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后来王连生决定外出闯荡,临行前在父亲坟前坐了一夜,收拾了行李:一瓶坟土,父亲的身份证,以及他的正音字典。

外出闯荡并非一帆风顺,回鄂州后他遇到了现在的妻子。2007年,王连生和妻子盘下现在的门面,最初售卖禽蛋,4年后他们改做早餐生意,一直延续至今。

把心里话揉进面团做成馍

青年时代的王连生,曾在《黄金时代》和广州的《晨报》上发表文章,后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太多作品问世。

王连生真正引发关注,是在2024年1月18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发表《这位早餐店主用热气腾腾的文字,治愈无数人》,有人称他为鄂州的“油条散文家”,也有人称他作家。

在王连生的文章中,他始终认为自己是“街头贩夫,引车卖浆者流”,他自命是个“文人”,不过要加前缀,“我始终像孔乙己一样,认为自己是个文人。”

王连生从2018年开始在网上写作,当时家里发生变故,写作成了他宣泄的出口。但他的文字却是浪漫乐观的,他拿自己的开花馒头作比,有人叫它“破馍”,有人叫它“开口笑”,寓意是尽管生活破破烂烂,我们永远要笑靥如花。

写作题材大多是早餐店见闻,和老婆的日常之类,简单的早餐店,平凡的夫妻店主,在他的文字中,一如既往轻松、活泼、真实且富有温度。

无法掩饰的是,王连生是喜欢鲁迅的,不过他不针砭时弊。他的文字中,呈现出些微自嘲,不乏幽默,有时让人感动,有时让人忍俊不禁。

熟悉王连生的人知道,他不善言辞,一位粉丝点评:他把心里藏的话,变成文字揉进了面团,炉火加持温度,吃馍的人饥肠得饱,周身暖透。

截至目前,王连生的账号粉丝已达30多万,各地的粉丝通过私信希望邮购他的馒头。他知道购买馒头是假,支持他、爱护他是真。

他曾在文章中记录:从网络订购馒头的人暴增,这让平时就爱记错账的老婆大人的大脑芯片瘫痪。请到店的朋友自助结账,老婆大人只负责装馍,如果装少了下次补,如果装多了,你就飞也似的逃了吧……

粉丝们不满足从网络订购,希望到店里来看看。在王连生看来,他写文字只是分享,无意推销馒头,他内心觉得文字一旦变成生意,就变了味,他刻意不告诉粉丝们店址。后来,就产生一个现象,王连生的早餐店火遍全网,但网友却不知道在哪。

粉丝将他的网络文字打印成书

王连生社交平台粉丝数不断增长,他的账号涌来密密麻麻的私信,内容多是打听店址和邮购馒头、油条,他不想他的文字变为早餐店“广告”,又不忍拂了粉丝们善意,所以他很少点开。

许多粉丝见私信不生效,便转头进入王连生粉丝群,还有粉丝分析网上的视频画面,通过环境比对,最终找到了王连生的店址。

王连生的文字温暖了粉丝们,同样这一份温暖在双向传递。他的店址被粉丝知晓后,陆续收到各地粉丝们寄来的礼物。

有的寄家乡特产,有的送书,还有一位黄石粉丝送了剃须刀。巧克力、米酒、腊肉、护手的蛤蜊油、精致的小玩具等礼物,寄给王连生的礼物五花八门。

最让王连生感动的是一位70岁的汉川粉丝,收录了他在网络平台发布的全部文字,到打印店打印成书,书名是《我的人间烟火》。

看过文字的粉丝为了表达支持,邮购馒头会多付一些钱。王连生将对方网名记下,还回去后,又被对方用支付宝或充话费的方式强行送了回来。

在文章中,王连生称年轻的粉丝为“小朋友”“宝贝们”。作为回应,粉丝们称王连生“油条大叔”。

王连生说,他是一百年才出一个的怪人,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踽踽独行,外人很难走进他的世界。此前就有媒体请求采访王连生,均被他怀着歉疚之心婉拒。

王连生似乎有两套话语系统,一套应对日常生活,十分匮乏;另一套在他的精神世界,谈到文学,谈到写作,他极有热情,略显书生气,却极为丰富。

即便面对极目新闻记者的采访,王连生也会提出:“可否允许敝人以文字的形式接受提问?”

谈及对王连生的热爱,粉丝们各不相同。有创业失败者说只到他店里坐坐,就找到了力量;有读者从他字里行间,看到善良美好而被治愈;还有读者感动于王连生对文学纯粹而执着的热爱;而更多的读者,则感动于他热情、乐观、浪漫的生活态度。

王连生始终未曾远离文学,他自嘲是孔乙己。但网友们不这样看,认为他热爱文学,又懂得如何“活着”,应该算“早餐界余华”。

随着王连生的故事传开,今年1月底,鄂州市作协已安排专人与王连生交流沟通,了解其创作状况,并将其吸收为鄂州市作协会员。

友链


  • 文章

    5

  • 浏览

    9

  • 获赞

    97699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