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范程序,何谈标准制订

2024-11-15 15:07:11 admin

  专家也有被人忽悠的规范时候。《人民日报》11月28日以“谁在制订食品安全标准”为题,程序通过专家之口,讲述了乳品新国标出台过程。据参与乳品标准制订的何谈专家透露,乳品新国标初稿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团等起草。标准送审稿中菌落总数、制订蛋白质含量这两项关键性标准在国标出台前被“莫名”推翻,规范新标准被指“倒退”。专家呼吁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程序让公众了解标准制订过程。

  其实,何谈这已经算是旧闻一件了,专家此番站出来只是要揭黑幕而已。媒体此前报道称,标准乳品新国标的制订,专家只能给出意见,牵头部门是卫生部,而最后数字的变化,则是农业部要求的。其理由很简单:设置菌落总数的制订指标符合“我国发展实际”,能够保护大量中小规模奶农的利益,维护奶业稳定发展。这正是规范乳品新国标的吊诡之处,不好的奶源,能制造出放心的奶吗?众所周知,在不少国家,生乳收购标准都是由行业和企业来制订,一旦出了问题,该承担的罪与罚均由他们自行承担。而我们希冀通过新国标的程序制订,上升到国家标准的高度,保证食品的安全,初衷是好的,但在标准制订过程中,因为各个利益部门的角力,有关企业“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导致责任者空缺、监管者失位,何谈一出问题,只能找替罪羊顶罪了。

  食品安全法第23条明确规定,标准制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但乳品新国标的制订没有消费者代表参加。消费者确实不一定是制订专家,也可以不参与制订标准的讨论,但应该有代表消费者利益的专家参与其中,消费者还应该清楚这个标准的制订是依据怎样的程序。如果在国标的制订上都没有一个规范且透明的程序,又怎能制订一个让消费者信任的标准?所以,关于国标的争论,根源仍在于程序的不规范,数据的高低倒在其次。如果只是把专家当幌子,最终皆由官员拍板,那么在此基础上讨论国标的高低都没有什么意义。与乳品新国标相映成趣的是,速冻食品安全新国标也出台了,老国标中规定“不得检出”的金葡菌,改为“限量检出”,正在下架的不合格的产品,在新国标中均为合格。忽而不达标,忽而达标,这恰好印证了标准制订上的程序问题。(王封)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hdwmn_wyb

友链


  • 文章

    3726

  • 浏览

    4

  • 获赞

    7146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