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创新提升――中南气象先驱路之“对流覆盖率预报”

2024-11-15 10:11:48 admin

    2020年4月,迎难而上应民航局空管局要求,创新在发布MDRS(引发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响应机制)重要天气概率预报时,提升要求各地区气象部中心机场气象台,中南借鉴中南空管局的气象经验,增加对流天气覆盖率的先驱预报。5月26日下午,率预全国空管气象部门的对流MDRS视频讨论会上,针对“对流天气覆盖率”预报内容,覆盖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作为先驱,迎难而上梳理了关于对流天气覆盖率预报经验,创新与各同行分享讨论。提升
    华南,中南强对流天气频发,气象这一对飞行影响极大的先驱天气影响着民航运行安全和航班准点率。而不同的对流天气特征差异较大,影响范围可“大”可“小”、影响时间可“长”可“短”。因此对流天气出现在终端区内,因覆盖范围的大小、发生落地的不同、移动方向的变化对管制运行和流量决策的影响都不一样。在对流天气下的工作既是管制运行、流量决策的难点,也是广州民航预报员服务的挑战。
    服务产品完善化,描述特征细节化
    2014年起,广州预报室负责广州机场终端区和珠海进近管制区的MDRS(引发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响应机制)重要天气概率预报,在发布的MDRS重要天气预报中,对流天气预报占所有MDRS的90%。光预报对流发生的概率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广州预报室为了改进服务效果,2015年7月提出增加“对流天气覆盖率”的描述。在最初探索中,预报员凭借经验,相对简单描述对流天气覆盖率大小,后增加对流天气形态和移动方向的描述,如“分散的”、“自南向北”,后逐步向“分时段预报覆盖率”、“图形化展示”、“关键导航点预报”等方向发展,逐步完善MDRS概率预报产品。
    覆盖认知共同化,沟通交流常态化
    而“对流天气”覆盖率的大小,不同的用户理解不同。管制用户通过雷达回波理解对流天气,在覆盖率的认知中是随着天气演变和其对航班运行的影响程度有着“动态变化”。但气象预报员确实是针对天气本身理解,无法准确预计到实际飞行情况。因此覆盖率的预报需双方达成相同的情景意识,在多次运行保障中,管制与气象部门不断地沟通总结;在天气复盘时,对这项内容进行专项讨论。广州预报室在管制-气象交流培训中,给出常用覆盖率形态的图片,将气象产品为管制用户多做培训。在实际讲解服务过程中,配合图形产品更详细地描述,并继续探索图形化产品,让预报结论更加直观。
    要求标准规范化,覆盖评估系统化
    为了将覆盖率预报服务推进下去,广州预报室将此项内容写入科室运行手册,对MDRS预报规范提高了标准。随着一段时间的磨合,预报室通过和管制用户的充分沟通、与容量项目对流规避区(WAF)产品的大量对比,发现雷达回波中30dBz对应的覆盖率更符合管制部门对“对流覆盖率”的认知。因此,气象中心预报室将覆盖率的判断标准由原定35dBz降为30dBz,并委托气象中心开放实验室专门开发了一套可以实时判断对流覆盖率的工具,方便预报员实时查看终端区对流覆盖率,让预报员逐步改进对流覆盖率的理性认知。
    在复杂对流天气频发的华南,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作为先驱,迎难而上,率先创新了“对流天气覆盖率”这一要素。通过磨合和完善,预报效果也逐步获得了管制用户的认可。
    “金奖银奖不如管制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在未来的气象服务中将再接再厉,继续积极主动地与管制用户沟通,改进创新,完善提升,以更精准的预报、更优质的服务,为民航运行的安全与高效助力。

(作者:谷文龙)

  • 文章

    96545

  • 浏览

    464

  • 获赞

    7596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