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某些调查少搞为好

2024-11-15 08:02:39 admin

  假如有一天,香港你正在北京西二环堵车,某调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查少问,香港“你是某调谁?请选择:1、北京人;2、查少中国人……”你会不会一下子精神崩溃,香港甚至踩错油门造成追尾?

  最近,某调有819个香港市民,查少就接到了这样看似“无厘头”的香港电话。这项由香港中文大学操作的某调调查,登上了香港各大报纸的查少醒目位置。报道的香港标题都很吸引眼球:如《港人国民认同感见新低》,《仅12.6%港人自认中国人》,某调等等。查少

  仔细看下调查内容发现,其实这些报道颇有“标题党”嫌疑。中大的调查,问受访者觉得自己是什么人,四个选项分别是“香港人”、“中国人”、“香港人,但也是中国人”以及“中国人,但也是香港人”。

  显然,选择后三项的受访者,明确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而结果显示这占受访者近8成。选择“香港人”的,也没有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可以放心地说,这个调查结果显示眼下并无“港独”之忧。说来说去,这就是一个不甚严谨的民意调查,被一些不求甚解的媒体拿来,断章取义、掐头去尾、生搬硬套,作为印证成见的资料,结果活活把一个“假命题”,做成了“真新闻”。

  要说香港类似的“身份认同”调查,并不新鲜。曾经有人批评说,民调给出的选项,实质和目的是把香港人和中国人并列,让港人在它们之间选一个,这样的议题设置本身就不科学。请问香港人如果不是中国人,那么他们是哪国人?

  依笔者看,这种似是而非的“民意”调查,还是少搞一些好。不仅因为它不科学,更重要的是,如果天天玩弄这“香港人”、“中国人”这两个概念,到头来一定会伤害真感情,甚至对内地和香港关系产生实质的不利影响。这并非耸人听闻———君不见,主打“港人优先、拒绝内地”的政客进入立法会,还有组织标榜“我们是香港人,不是中国人”,拿香港与祖国的关系做文章,捞取关注度和政治资本。

  可能有人会以“学术自由”、“学术无禁区”来反驳,但是如果一项戴着学术帽子的调查,以媒体为主要目标受众,以轰动性衡量成败,那本身已经不成其为学术了。做学术的最低限度是严谨,而媒体在报道这项“学术成果”时,是不是也应该遵守这一规范?

  同样是这项调查,显示55.9%受访者经常往返大陆;81.3%有亲友、同学或者同事是中国内地人。这无疑说明,内地与香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香港人和内地人,本就是“血浓于水”的同胞。奉劝各位学者,远离政治喧嚣,少玩“滴血认亲”的闹剧,多想想香港的发展,想想如何让港人“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

责任编辑:hdwmn_zhj

友链


  • 文章

    78

  • 浏览

    9114

  • 获赞

    548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