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亏损500亿”亟待问责管理者

2024-11-15 11:13:47 admin

  随着2012年年报和2013年一季报披露完毕,国企上市公司盈亏状况一目了然。亏损数据显示,亿亟曾经贵为“天之骄子”的待问上市央企和地方国企,包揽了去年上市公司巨亏榜的责管前十位。十大巨头去年亏损近500亿元,国企令股民一片哗然。亏损(5月7日《新京报》)

  看到国企占据了亏损榜的亿亟前十名,许多人禁不住要习惯性地开骂,待问别急,责管其实盈利榜的国企前十名基本也是国企,中石油和工商银行还是亏损全球五百强呢。显然,亿亟单以成败论英雄未必公允,待问还应细加分析。责管

  之所以前后都能看到国企,主要是由于国企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大,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具有政策优势和垄断属性,想不暴利都难;如若正好遇到行业危机、市场低迷,庞大的身躯也很难掉头。因此,较之结果,人们更应该关心国企在市场竞争时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在产业升级、行业拐点来临时是否应对得当,即是否体现出一家企业的“经营”能力,而非靠天吃饭。

  亏损榜上,钢铁企业占据一半,这显然同经济不振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四万亿投资效应的递减,那些错误判断形势、盲目扩张规模的企业必然遭遇产能过剩,堕入亏损的泥淖。例如中国铝业在几年前开始大肆收编地方同业国企,至今控制了中国一半以上的炼铝产能,职工人数升至24万人,如今即使控制一半以上的产能,依然无法摆脱亏损的局面。

  国企亏损并非不可接受,真正不能接受的是在政策优待、资源垄断、信贷优惠等优势下,经营效率尚不及民企,更不及国外同类企业。例如,同为有色金属企业,中国铝业巨亏的同时,美国铝业去年全年的净利却在两亿美元左右。无论是国企属性,还是上市企业的身份,都需要对所有人和股东交代盈利和亏损的具体原因,如果是由于自身原因决策失误,对管理层的问责也在所难免。毕竟,只有让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和收益对等,才会让国企突出企业属性,倒逼其提高核心竞争力;反之,如果总是旱涝保收——攫取暴利时只象征性地上缴点红利;一旦遭遇亏损就怨天尤人让纳税人埋单,不仅国企不会长大,而且也侵害了全体国民的利益。

  国企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需要适应市场变化,遵守市场规律,而决定这一切的,首先是对国企管理者的奖惩机制,因为只有将高管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捆绑起来,才可能同呼吸、共命运,让国企成为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法人实体。(文/宋鹏伟)

责任编辑:hdwmn_ctt

友链

外链


  • 文章

    86

  • 浏览

    4

  • 获赞

    598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