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的仁孝之心竟差点害死其父姬昌?

2024-11-15 10:46:01 admin

  伯邑考在书中笔墨不多,伯邑在人们心目中应该是仁孝个孝子的形象。

  作家对这个人物的竟差评价比较客观,一方面伯邑考是点害个忠于孝道的厚重角色,但另一方面,父姬伯邑考的伯邑性格中又表现出某种情绪化的强烈色彩。  

1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来,仁孝按照父亲姬昌的竟差推算,他被囚羑里已经七年,点害应该平安归来。父姬为此,伯邑他在出行前还特意叮嘱儿子不可轻举妄动,仁孝只能顺天待时。竟差但伯邑考见七年期满,点害不见父亲回返,父姬忧心忡忡,决意“自往朝歌,代父赎罪”。散宜生表示反对,因为主公说过“七年之厄已满,灾完难足,自然归国”。但伯邑考坚持要去,理由是父亲被囚羑里,举目无亲,“为人子者,于心何忍?”

  伯邑考前往朝歌,完全是出于孝子情感的冲动,而不是理智的衡量。

  我们都知道最后伯邑考不仅没有完成“代父赎罪”的初衷,反遭杀身之祸,而且险些把父亲姬昌也拖入危境。

  很显然,这种出于孝道的选择是有欠考虑的。  

2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伯邑考在小说中不是一个简单的儿子角色,更是一个国家治理者的形象。评价他,不能用机械的“孝”的标准,而应该采用“义”的尺度。

  伯邑考无意中抛弃的,正是国家大义。他携带三件国宝,预备博得纣王欢心,好放父王归还。亚相比干看了叹息道:“此宝虽妙,今天子失德,又以游戏之物进贡,正是助桀为虐,荧惑圣聪,反加朝廷之乱。”

  事情的确如此,即使这些宝物真能赎回姬昌,满足了伯邑考的一片孝心,却助长了昏君的淫靡之风。

  很难说伯邑考做的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伯邑考情绪化的弱点在妲己的诱惑面前再度显露,结果送了自己的性命。他的死还给姬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消解纣王的疑心,父亲不得不吃下爱子之肉。  

3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这样,姬昌的危险也并没有消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大臣散宜生谋划贿赂费仲、尤浑二贼,才骗得纣王,使主公平安归国。

  不能否认,伯邑考的仁孝之心真实感人。但在西歧与朝歌之间的善恶冲突中,这不过是小孝,不是至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5272

  • 浏览

    12

  • 获赞

    5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